今年5月14-20日和5月20日是分别是我国第九届“全民营养周”和第34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全民营养周”的传播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中国学生营养日”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不难发现,两者不约而同地聚焦同一个关键词——“食养”。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已经越来越成为成人、尤其是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杀手”;另一方面,在儿童青少年中除了“小胖墩”以外,“豆芽菜”和“小不点”问题也同样需要引起关注。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问题,“吃”同样也是一个优选解决方案。为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营养健康共识、建立合理膳食结构、均衡营养摄入,在杭州市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的总体部署下,我市今年继续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相关资料图)
5月5日起,杭州市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平台“杭州疾控”等渠道陆续开展全民营养周宣传预热活动,推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等多项食养指南要点解析,内容精炼务实,干货满满。
5月14日,杭州市卫健委联合钱塘区卫健委开展杭州市全民营养周暨营养社区试点现场宣传活动,向公众发布我市居民营养监测结果、为营养社区建设单位授牌、邀请知名营养专家讲授慢性病食养知识并开展现场营养与慢病咨询义诊活动。
5月18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将联合西湖区健康办、卫健局和教育局在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小学部开展“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届时将向公众发布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结果,同时还将进行“食育”课程展示并邀请营养专家现场点评指导,打造学校营养健康氛围。
5月19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将联合拱墅区卫健局在安利杭州体验馆(健康促进科普基地)开展全民营养周主题活动,届时将邀请营养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并安排了食养健康沙龙、食养餐食制作和运动体测等多个互动体验环节。
在宣传活动中,杭州市卫健委发布了2022年居民膳食营养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我市居民在“吃”上的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专一”
也就是说“花样”比较少,人均每天的食物种类仅为8种,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至少12种相比差距明显。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特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突出优势,补齐短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种类是指不同类别的食材而非成品且不包含调味品,比如面条、馒头和烧饼都是面粉做的,红烧大排、糖醋排骨和炒肉丝都是猪肉做的,都只能算作一种。
关键词二——“肉食主义”
杭州人爱吃肉,人均每天要吃掉163克,而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只有40-75克,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肉食主义者”,而这其中又以猪肉占据主导地位。禽畜肉类虽然能够提供充足优质蛋白,但同样也会带来“充足”的脂肪,比如杭州人爱吃的糖醋排骨、红烧肉所用到的仔排、五花肉里面有1/4和1/3都是脂肪,相当“油腻”,这也是超八成的居民脂肪摄入偏多、供能比过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三——“重口味”
虽然“杭帮菜”基本被归为“清淡”一派,但事实上居民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高达10.5克,为推荐限量的2.1倍,而且有超九成的居民钠摄入过多,证明大家以为的“清淡”和实际上的“清淡”还有相当的距离。生活中的“隐形盐”无处不在,除了味精、酱油、豆瓣酱和辣酱等调味品,榨菜、雪菜和酱瓜等酱菜之外,瓜子、火腿肠和鱿鱼丝等休闲食品、方便面、挂面和面包等主食也需要留意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合理选择,适量食用。
关键词四——“精而不细”
所谓的“精”是指“精制”,也就是说主食还是以大米、白面等“精粮”为主;而杂粮、杂豆等全谷物和土豆、红薯等薯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粗粮”,人均食用量每天仅有10克和5克,还不到推荐量的1/5和1/10。“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改善肠道菌群,还富含B组维生素和钾等微量营养素,只要在烧饭和煮粥时加上一把,这些营养就能通通“落胃”,简单易行。
所谓的“细”是指“细致”,也就是在传统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搭配上还不够精细,最突出的就是奶类和水果,人均每天的食用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推荐量的1/7和1/5。奶类是食补钙的最优选择,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这两类食物食用普遍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近九成居民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存在不足风险。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